根据俄塔社 8 月 18 日电,俄罗斯海军 1144 型 “基洛夫” 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三号舰 “纳西莫夫海军上将” 号(RFS - 080 Admiral Nakhimov),离开北德文斯克俄罗斯北方机械制造厂码头,驶向白海,开始海试工作。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,毕竟从最初计划到如今真正海试,中间隔了漫长时间。为啥到现在才进行海试呢?这背后有着诸多复杂因素。
“纳西莫夫海军上将” 号,原名 “加里宁” 号,1983 年 5 月 17 日铺设龙骨,1986 年 4 月 25 日下水,1988 年 12 月 30 日在俄罗斯北方舰队服役。它满载排水量达 2.8 万吨,舰长 250.1 米,宽 28.5 米,吃水 10.3 米,可载舰员共 762 人。主动力装置包括两座 KN - 3 型核反应堆及主涡轮机组,能让这艘巨舰在海上高速航行。武器装备更是强大,像 20 枚 P - 700 反舰导弹、配备 96 枚 48N6 导弹的 S - 300 堡垒 - M 防空导弹系统等,是苏联海军的骄傲。然而,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海军面临巨大困境,“纳西莫夫海军上将” 号也未能幸免。1999 年,它就送修并被封存,核燃料也被移除。
展开剩余70%时间来到 2012 年,俄罗斯军方批准了代号 11442M 的现代化升级方案,次年与北方造船厂签订了价值约 500 亿卢布的合同,打算让这艘老舰重焕生机。可没想到,改装计划在此后数年间屡次延误,原本计划 2018 年完成升级重返服役,结果一直拖到现在。
从技术层面来看,“纳西莫夫海军上将” 号在封存多年后,很多设备严重老化。要知道,现代海战对舰艇的信息化、精确打击等能力要求极高,而它原有的舰载武器系统和电子设备在精度、射程和信息化程度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了。比如其原有的雷达可能无法精准探测如今更为先进、隐身性能更好的战机和导弹,武器系统也难以满足现代作战的多样化需求。所以,要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,技术难度极大。俄罗斯军工团队需要攻克诸多难题,像研发新的雷达系统,让它能更准确地探测和跟踪敌方目标,为武器系统提供精确目标数据;升级通信系统,确保战舰与舰队其他舰艇以及指挥中心之间高效通信;研发新的舰载武器,适配新的作战理念等。这些新技术的研发和整合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,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,都会导致整个改造工程进度受阻。
资金方面也是个大问题。升级改造这样一艘大型核动力巡洋舰,那得花老多钱了。俄罗斯经济在过去这些年面临诸多困难,财政紧张,要拿出巨额资金持续投入到 “纳西莫夫海军上将” 号的改造中并非易事。资金短缺导致很多改造工作无法按计划推进,比如一些关键设备可能因为没钱采购而迟迟不能安装,工程进度就只能被迫搁置。而且,在改造过程中,可能因为资金不足,一些原本计划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无法应用,又得重新调整方案,这也进一步耽误了时间。
俄罗斯海空军整体发展规划也对 “纳西莫夫海军上将” 号的改造进度有影响。俄罗斯在军事发展上需要平衡海空军各个项目的资源分配。这些年,俄罗斯在核潜艇、防空系统等方面也有重要项目在推进,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“纳西莫夫海军上将” 号的改造可能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保障,导致进度缓慢。还有就是预定给 “纳” 舰装舰的设备很多都尚在研制阶段,根本没有完成研发,那自然无法装舰,这也使得改造项目的预定完成节点一推再推,先是从 2018 年拖到 2021 年,然后又从 2021 年一路往后拖。
直到 2024 年下半年,相关工作才基本搞定,2025 年初完成核反应堆重启,如今在 8 月开始试航工作。这次海试对于俄罗斯海军意义重大,如果海试顺利,后续经过国家测试,“纳西莫夫海军上将” 号预计于 2026 年交付俄罗斯海军。它将成为俄罗斯海军远洋作战力量的核心之一,提升俄罗斯海军在全球海洋的影响力。毕竟在当前国际形势下,俄罗斯需要强大的海上力量来维护自身权益,“纳西莫夫海军上将” 号重新服役后,凭借其强大的武器装备,像装备的 “锆石” 高超音速导弹等,能对潜在对手形成强大威慑 。
总的来说,“纳西莫夫海军上将” 号到现在才进行海试,是技术难题、资金短缺、海空军发展规划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不过,如今它终于迈出海试这一步,也让我们对俄罗斯海军未来发展多了一份期待,看它在未来海洋舞台上能有怎样的表现。
发布于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利鸿网配资-实力强大的配资公司-炒股配资首选-炒股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