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顺八年八月二十二日,紫禁城内发生了一件让满朝文武目瞪口呆的事情。刚刚册立一个月的吴皇后,被明宪宗朱见深一道圣旨给废了。消息传出的那一刻,整个皇宫都炸开了锅。太监们小心翼翼地窃窃私语,宫女们更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出。朝堂上的大臣们面面相觑,谁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。皇后啊!那可是大明朝的国母!说废就废了?更让人震惊的是,这一切竟然是因为一个35岁的老宫女。她叫万贞儿,在宫里干了30多年,按说早就是个不起眼的老妈子了。可就是这么一个人,居然能让18岁的皇帝为了她,把刚娶进门的美貌皇后给休了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这个万贞儿究竟有什么本事?要想弄明白这件事,我们得把时间往前推30年,回到那个改变一切的冬日。
01
宣德九年冬天,万贵坐在自家破旧的土炕上,看着面前瘦小的女儿,心如刀绞。
万贵是县衙里的一个小吏,本来日子过得还算安稳。
可前些日子,他的一个亲戚犯了事,按照大明朝的法律,整个家族都要受牵连。
万贵被判流放到霸州,这辈子算是完了。
而自己一走,这个孩子就没活路了。
留在家里肯定是饿死,卖给人家当丫鬟,这么小的年纪也活不长。
就在这时候,村里的老李头来了。
老李头在县里有些门路,听说了万家的事情。
"万老弟,我有个办法,就是不知道你舍不舍得。"
老李头压低声音说道。
"什么办法?只要能让贞儿活下去,我什么都愿意。"
万贵急忙问道。
"听说皇宫里正在选宫女,要四五岁的小女孩。进了宫虽然苦点,但总比在外面饿死强。而且宫里还有月钱,能养活自己。"
万贵听了,心里五味杂陈。
让女儿去当宫女,这辈子就完了,永远都不能出来成家了。
可是不去,她现在就得死。
"爹爹,我们去哪里?"
小万贞儿懵懂地问道。
万贵看着女儿那双清澈的眼睛,咬咬牙:
"好,我们去宫里。"
02
几天后,万贞儿就被人带到了北京。
第一次看到紫禁城的高墙大院,小万贞儿吓得紧紧抓住带她来的婆子的衣角。
这里太大了,太可怕了,到处都是穿着奇怪衣服的人,说话的口音也跟家里不一样。
"别怕,跟着我走。"
那个婆子倒是不凶,还算和气。
万贞儿被领到一个大院子里,里面已经有十几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小女孩了。
有的在哭,有的在发呆,有的已经吓傻了。
"从今天开始,你们就是宫女了。"
一个尖着嗓子的太监走过来,
"在宫里有宫里的规矩,不准哭,不准闹,不准想家。违反规矩的,打死了白打死。"
小万贞儿吓得浑身发抖,但她没有哭。
她记得爹爹说过,要想活下去,就得听话,就得懂事。
接下来的日子,就是没完没了的学规矩。
怎么走路,怎么说话,怎么行礼,怎么干活,每一样都有严格的要求。
稍微做错一点,就是一顿打。
很多小女孩都受不了,有的病死了,有的被打死了,有的实在受不了自己寻了短见。
但万贞儿撑下来了。
她发现,只要足够机灵,足够乖巧,那些管事的人就不会为难你。
她学得很快,做事很认真,从来不偷懒,也从来不惹事。
慢慢地,管事的婆子们都注意到了这个机灵的小丫头。
"这孩子不错,脑子灵,手脚也勤快。"
"是啊,而且很懂事,知道察言观色。"
"这样的孩子,将来肯定有出息。"
三个月后,宫女分配的日子到了。
万贞儿被分配到了孝恭孙皇后的宫里。
那一刻,她心里既害怕又兴奋。
害怕的是不知道皇后娘娘好不好相处,兴奋的是终于可以跟着主子了,不用再每天挨训了。
02
孙皇后是个很有威严的女人,但对下人并不苛刻。
她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机灵的小宫女。
"你叫什么名字?"
孙皇后问道。
"回娘娘,奴婢叫万贞儿。"
小万贞儿恭恭敬敬地回答。
"年纪虽小,倒是很有礼貌。以后就跟在本宫身边,管理服饰吧。"
万贞儿高兴坏了。
能够贴身服侍皇后娘娘,这在宫女里面已经是很高的地位了。
在孙皇后身边的日子,万贞儿过得很充实。
她不仅要学会各种宫廷礼仪,还要学习读书写字。
孙皇后发现这个孩子很聪明,就让她学一些书画文墨,说将来用得着。
万贞儿学得很认真。
她知道,在这个地方,只有让自己变得有用,才能活下去,才能活得好。
更重要的是,跟在孙皇后身边,她见识到了很多东西。
宫廷里的权力斗争,妃嫔之间的明争暗斗,太监宫女们的生存法则,这些都让她大开眼界。
她看到了孙皇后是怎么处理宫中事务的,怎么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妃嫔,怎么在皇帝面前保持自己的地位。
这些,都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里。
宣德十年,明宣宗驾崩了。
孙皇后变成了孙太后,地位更加显赫。
而万贞儿,也从一个普通的宫女,变成了太后身边的红人。
"贞儿啊,你跟了本宫这么多年,很不容易。"
孙太后有一天对万贞儿说道,
"本宫看你是个有出息的孩子,将来一定能有个好前程。"
万贞儿跪在地上,心里激动不已:
"多谢太后娘娘栽培,奴婢一定好好报答您。"
"起来吧,你现在也不小了,该懂事了。"
孙太后看着面前这个已经20岁的姑娘,眼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意味。
万贞儿确实懂事了。
这些年来,她不仅学会了宫廷礼仪和文化知识,更重要的是,她学会了看人脸色,学会了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。
她看到了那些得宠的妃嫔是多么风光,也看到了那些失宠的人是多么凄惨。
她心里有一个模糊的想法:
如果有一天,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人该多好。
当然,这个想法她从来不敢说出来。
一个宫女,怎么可能有那样的野心呢?
03
正统十四年八月,明英宗朱祁镇率领二十万大军北征瓦剌,结果在土木堡全军覆没,皇帝也被俘虏了。
这下子,朝廷乱了套。
国不可一日无君,可皇帝被抓了,太子朱见深才三岁,根本不可能处理朝政。
在这个关键时刻,孙太后站了出来。
她联合朝中重臣,拥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,就是后来的景泰帝。
同时,为了稳定人心,她坚持立三岁的朱见深为太子。
可是问题来了,谁来照顾这个三岁的小太子呢?
皇宫里的太监宫女成千上万,但真正能让孙太后放心的,并不多。
"贞儿,你过来。"
孙太后把万贞儿叫到身边。
"本宫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。从今天开始,你去照顾小太子朱见深。"
孙太后的语气很严肃,
"这个孩子的安全,就交给你了。"
万贞儿愣住了。
照顾太子?
这可是天大的责任啊。
如果照顾好了,将来太子成了皇帝,自己就是从龙之功。
如果照顾不好,那就是掉脑袋的大罪。
"太后娘娘,奴婢怕担不起这个重任。"
万贞儿有些忐忑。
"本宫用你这么多年,你什么脾气秉性本宫清楚。你机灵,有眼力见,做事认真,而且忠心耿耿。"
孙太后拍了拍万贞儿的肩膀,
"本宫相信你。"
"奴婢遵命,一定好好照顾小太子。"
万贞儿跪下行礼。
就这样,19岁的万贞儿,接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。
第二天,她就见到了那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小男孩。
朱见深才三岁,长得白白胖胖的,很可爱。
但因为刚刚经历了父亲被俘的变故,小家伙显得有些怯生生的,见到陌生人就躲在奶娘身后。
"太子,这是万姐姐,以后她会照顾您的。"
奶娘对朱见深说道。
小朱见深怯生生地看着万贞儿,大眼睛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忧郁。
这个三岁的孩子,似乎已经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。
万贞儿看着这个小男孩,心里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。
她蹲下身子,温柔地对朱见深说:
"太子不怕,万姐姐会保护您的。"
朱见深看着万贞儿温和的笑容,慢慢地走了过来。
04
刚开始照顾朱见深的时候,万贞儿心里是忐忑不安的。
这个三岁的小男孩,是大明朝的太子,将来要当皇帝的人。
自己一个宫女,万一伺候不好,那可是要掉脑袋的。
但是接触几天后,万贞儿发现这个孩子其实很可怜。
朱见深的母亲周贤妃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,父亲英宗又被瓦剌人抓走了。
一个三岁的孩子,突然失去了所有的依靠,心里该有多害怕啊。
"太子,该吃饭了。"
万贞儿端着一碗小米粥走进来。
朱见深坐在小椅子上,低着头不说话。
他已经两天没怎么吃东西了,整个人蔫蔫的。
万贞儿蹲下身子,温柔地说:
"太子殿下,不吃饭身体会不好的。万姐姐陪您一起吃,好不好?"
朱见深抬起头看看她,眼神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渴望。
这个孩子太需要有人陪伴了。
万贞儿盛了一勺粥,先自己尝了一口:
"嗯,很香呢。太子殿下也尝尝?"
朱见深这才张开小嘴,让万贞儿喂他。
从那天开始,万贞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弟弟一样照顾朱见深。
早上起床,她会帮他穿衣服,梳洗,还会逗他笑。
白天陪他读书识字,晚上给他讲故事哄他睡觉。
朱见深刚开始还很拘谨,毕竟从小就被教育要有太子的样子。
但万贞儿的温柔和细心,慢慢地融化了这个小男孩的心。
"万姐姐,你会一直陪着我吗?"
有一天晚上,朱见深躺在床上,怯生生地问道。
万贞儿正在给他掖被子,听到这话,心里一酸。
这个孩子,是有多缺乏安全感啊。
"当然会啊,万姐姐会一直保护太子殿下的。"
万贞儿轻声说道。
"那你能不能不叫我太子殿下?叫我见深就行。"
朱见深小声说道,
"我喜欢万姐姐叫我见深。"
万贞儿愣了一下。
在宫里,等级森严,她一个宫女,怎么能直呼太子的名字呢?
但看着朱见深期待的眼神,她还是点了点头:
"好,以后万姐姐就叫你见深。"
朱见深高兴得笑了,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三年来,第一次笑得这么开心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朱见深对万贞儿的依恋越来越深。
早上醒来第一个要找的人是万贞儿,晚上睡前最后一个见的人也是万贞儿。
有时候万贞儿有其他事情要去办,朱见深就会一直等着她回来,别人怎么哄都不行。
"这孩子,真是离不开万贞儿了。"
孙太后看在眼里,心里也很欣慰。
万贞儿也真心疼爱这个孩子。
她发现朱见深虽然小,但很聪明,学什么都很快。
而且性格温和,从来不发脾气,也不耍太子的威风。
"见深真是个好孩子。"
万贞儿经常这样想。
她开始把朱见深当成自己的亲弟弟,甚至比亲弟弟还亲。
她教他读书写字,教他做人的道理,教他怎么处理与人的关系。
朱见深也越来越离不开万贞儿。
在他心里,万贞儿就是他的母亲,是他的姐姐,是他在这个冷漠的宫廷里唯一的温暖。
这种超越了主仆关系的情感纽带,就这样悄悄地建立起来了。
05
正统十四年到景泰三年这几年,朱见深的太子地位还算稳固。
虽然父亲被俘,但朝廷还是承认他是储君。
万贞儿的日子也过得不错。
照顾太子是个好差事,宫里的人都对她客客气气的,孙太后也经常夸奖她。
但是好景不长。
景泰三年,景泰帝要废掉朱见深的太子地位,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。
消息传到东宫的时候,万贞儿正在陪六岁的朱见深练字。
"什么?废太子?"
万贞儿手里的笔掉在了地上。
朱见深虽然只有六岁,但已经懂事了。
他看着万贞儿惨白的脸色,问道:
"万姐姐,是不是我不能当太子了?"
万贞儿强忍着眼泪,抱住朱见深:
"见深别怕,万姐姐在呢。"
但她心里清楚,这下子麻烦大了。
朱见深一旦被废,不仅太子当不成了,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。
在皇宫里,失势的皇室成员往往都没有好下场。
果然,没过几天,圣旨就下来了。
朱见深被贬为沂王,从东宫搬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院子里。
原来那些围着朱见深转的太监宫女们,一夜之间全都不见了。
连那些平时对朱见深恭恭敬敬的大臣们,也都躲得远远的,生怕沾上麻烦。
"树倒猢狲散,这话一点都不假。"
万贞儿看着空荡荡的院子,心里五味杂陈。
最让她担心的是朱见深的安全。
景泰帝为了自己儿子的太子地位,很可能会对朱见深下毒手。
在这种情况下,继续跟着朱见深,是非常危险的。
宫里的其他人都在劝万贞儿离开。
"贞儿,你赶紧想办法调走吧,不然迟早要遭殃。"
一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宫女偷偷来劝她。
"是啊,沂王现在是什么地位?说不定哪天就没命了。你跟着他,不是找死吗?"另一个太监也这样说。
甚至连孙太后也暗示过她,可以申请调到其他地方去。
但万贞儿犹豫了很久,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来。
"我不能走。"
她对自己说,
"见深现在最需要人照顾,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抛下他。"
从那天开始,万贞儿就真正成了朱见深唯一的依靠。
每天早上,她会像往常一样叫朱见深起床,给他穿衣服,陪他吃饭。
但现在的饭菜已经不是以前的山珍海味了,而是一些粗茶淡饭。
"万姐姐,为什么饭菜变得不好吃了?"
朱见深问道。
万贞儿心里难受,但还是笑着说:
"这样的饭菜更有营养,见深吃了会长得更高更壮。"
朱见深懂事地点点头,不再问了。
白天的时候,万贞儿还是陪朱见深读书学习。
虽然他已经不是太子了,但万贞儿坚持让他继续学习。
晚上的时候,万贞儿会给朱见深讲故事,哄他睡觉。
有时候朱见深会问一些让她心酸的问题。
"万姐姐,我还能见到爹爹吗?"
"万姐姐,我以后还能当皇帝吗?"
"万姐姐,是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我了?"
每当这个时候,万贞儿都会抱紧朱见深,告诉他:
"见深是最好的孩子,万姐姐永远不会离开你。"
就这样,在那个小院子里,万贞儿和朱见深相依为命地度过了五年。
这五年里,朱见深从六岁长到了十一岁,从一个小男孩变成了一个少年。
而万贞儿,也从24岁变成了29岁,从一个年轻的姑娘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女人。
更重要的是,在这五年的患难与共中,他们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
朱见深对万贞儿的依恋,已经不仅仅是对保姆的依赖了。
他开始把万贞儿当成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比母亲还重要,比任何人都重要。
而万贞儿对朱见深的感情,也从最初的怜爱,慢慢变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。
她既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,又把他当成自己的依靠。
06
天顺元年正月,明英宗复辟了!
原来,英宗在瓦剌那边已经被放回来一年多了,但一直被景泰帝软禁在南宫。
这次趁着景泰帝病重,英宗的支持者们发动了"夺门之变",重新把英宗推上了皇位。
消息传到朱见深的小院子时,万贞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"真的吗?爹爹真的回来了?"
十岁的朱见深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。
万贞儿也激动坏了。
英宗复位,意味着朱见深又可以重新成为太子了。
苦日子终于要结束了。
果然,没过几天,圣旨就下来了。
朱见深重新被立为太子,搬回了东宫。
一夜之间,原来那些消失的太监宫女们又都回来了,一个个笑容满面,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。
"太子殿下,您终于回来了!"
"太子殿下,奴才想死您了!"
"太子殿下,您看起来更英俊了!"
万贞儿看着这些人虚伪的嘴脸,心里很不舒服。但朱见深倒是很淡定,只是礼貌地点点头,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情绪。
这五年的经历,让这个孩子早熟了很多。
他已经学会了看人心,知道谁是真心对他好,谁只是看他的地位。
"万姐姐,还是你最好。"
朱见深私下里对万贞儿说,
"只有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没有离开我。"
万贞儿听了这话,心里暖暖的。
这五年的坚持,总算没有白费。
但是好景不长。
英宗很快就发现了朱见深和万贞儿之间的特殊关系。
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,英宗突然来到东宫看望儿子。
他看到朱见深正坐在万贞儿腿上,让万贞儿给他梳头发,两个人有说有笑的,看起来非常亲密。
"这成何体统!"
英宗当场就发火了。
朱见深被吓了一跳,赶紧从万贞儿腿上下来。
万贞儿也吓得跪了下来。
"太子已经十二岁了,还要让一个宫女这样伺候?"
英宗怒气冲冲地说,
"你这是在娇惯他!"
"皇上息怒,都是奴婢的错。"
万贞儿战战兢兢地说。
但英宗显然已经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。
一个十二岁的太子,和一个三十岁的宫女,关系亲密到这种程度,这要是传出去,大明皇室的脸往哪里放?
"来人,给我狠狠地打她一百大板!"
英宗厉声下令。
"不要!"
朱见深急忙冲上去,护在万贞儿前面,
"爹爹,您不能打万姐姐!"
英宗更加愤怒了:
"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!为了一个宫女,居然敢顶撞父皇?"
"万姐姐不是一般的宫女!"
朱见深大声说道,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,
"她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陪着我,保护我,她是我最重要的人!"
英宗被儿子的话震住了。
他看着朱见深护着万贞儿的样子,忽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。
这个孩子,对这个宫女的感情,已经不是简单的主仆关系了。
"把太子带下去,好好管教!"
英宗冷冷地说,
"至于这个宫女,先打一百大板,再说其他!"
万贞儿被拖了出去,朱见深在后面哭着喊着,但被太监们拦住了。
一百大板打下来,万贞儿半死不活。
朱见深听到消息后,发了疯一样要去看她,但被英宗下令禁足了。
这件事情,让朱见深和万贞儿之间的感情发生了质的变化。
朱见深第一次意识到,自己对万贞儿的感情,已经不是对姐姐或者保姆的依恋了,而是一种更深层的情感。
他愿意为了保护万贞儿,去对抗任何人,包括自己的父亲。
而万贞儿,躺在病床上的时候,心里也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。
这个十二岁的孩子,为了保护她,敢于对抗皇帝,这份情意,比什么都珍贵。
她今年已经三十岁了,按照宫里的规矩,很快就要被安排出宫或者调到其他地方去。
如果朱见深还只是把她当保姆,那她的结局就是这样了。
但现在,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。
这个孩子对她的感情,已经超越了普通的主仆关系。
也许,她的命运还有其他的安排。
这种想法,让她心里既兴奋又害怕。
兴奋的是,她可能会有一个她从来不敢想象的未来。
害怕的是,这种想法太大胆了,一个宫女,怎么可能有那样的奢望呢?
但不管怎样,她知道,她和朱见深之间的关系,已经再也回不到从前了。
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朱见深进入了青春期。
他越来越高,声音也开始变粗,但对万贞儿的感情却越来越深。
他开始有意无意地保护万贞儿,在她面前表现出男人的样子。
而万贞儿,也慢慢地从把他当成孩子,变成了把他当成一个男人来看待。
这种微妙的变化,虽然两个人都没有明说,但彼此心里都清楚。
07
天顺八年正月,明英宗驾崩了。
十八岁的朱见深继承皇位,成为明宪宗。
整个皇宫都忙碌起来,准备新皇帝的登基大典。
但按照祖制,皇帝必须要有皇后。
英宗在临终前,已经为儿子选定了皇后人选——吴氏。
吴氏是顺天府大兴县人,父亲吴俊是个有功名的官员,家世清白。
更重要的是,吴氏本人长得美貌动人,还很有才华,会诗词歌赋,是个标准的大家闺秀。
但朱见深听到这个消息时,心里是抗拒的。
他现在满心满眼都是万贞儿,哪里还想要什么皇后?
"皇上,这是先帝的遗命,您不能违背。"
内阁大学士们齐声劝谏。
朱见深没办法,只能答应下来。
但他心里清楚,这个皇后,只是个摆设罢了。
天顺八年七月二十日,册立吴氏为皇后的大典在紫禁城隆重举行。
吴皇后穿着华贵的凤袍,头戴珠翠冠,看起来雍容华贵,确实是个美人。
朝中文武百官都称赞皇帝娶了个好皇后。
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,就在大婚当天晚上,朱见深并没有去皇后的寝宫,而是径直走向了万贞儿住的宁贞宫。
吴皇后坐在新房里,等了一夜,也没等到皇帝来。
吴皇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。
她虽然是个大家闺秀,但也不是傻子。
皇帝在大婚之夜不来皇后寝宫,这是什么意思?
"去查查,皇上到底去了哪里。"
吴皇后压着怒火说道。
很快,消息就传回来了:
皇上在宁贞宫过夜,那里住的是一个叫万贞儿的宫女。
吴皇后听到这个消息,差点气晕过去。
万贞儿?一个宫女?
皇帝在大婚之夜,居然去找一个宫女?
"这个万贞儿是什么人?"
吴皇后咬牙问道。
"回皇后娘娘,万贞儿今年三十五岁,从小就在宫里,一直照顾皇上。"
宫女小心翼翼地回答。
三十五岁?
吴皇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一个三十五岁的老宫女,居然能让十八岁的皇帝如此迷恋?
"荒唐!简直是荒唐!"
吴皇后气得浑身发抖。
但更让她生气的是,这种情况还在继续。
接下来的几天里,朱见深几乎每天晚上都住在宁贞宫,很少去皇后那里。
白天上朝的时候,朱见深表现得像个正常的皇帝,处理政务,接见大臣。
但一到晚上,他就变回了那个离不开万贞儿的男人。
"皇上,您这样做,让臣妾在宫里怎么做人?"
吴皇后终于忍不住了,在一次朱见深偶尔来看她的时候,哭着说道。
朱见深有些不耐烦:
"朕的事情,你不要管。你安心做你的皇后就行了。"
"可是皇上,您总是去那个万贞儿那里,让满宫的人怎么看臣妾?"
吴皇后声音里带着哭腔。
"够了!"
朱见深冷冷地看了她一眼,
"朕说了,你不要管朕的事情。"
说完,朱见深起身就走,留下吴皇后一个人在房间里哭泣。
08
吴皇后越想越气。
她是堂堂的大明皇后,居然被一个宫女压了一头,这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。
更让她不能忍受的是,万贞儿开始恃宠而骄了。
有一天,吴皇后在御花园散步,正好遇到了万贞儿。
按照宫中礼制,万贞儿应该给皇后行跪拜礼,但万贞儿只是微微欠了欠身,就算行礼了。
"大胆!"
吴皇后的贴身宫女看不下去了,
"见到皇后娘娘,怎么能不跪拜?"
万贞儿淡淡一笑:
"我是皇上身边的人,跟皇后娘娘地位不同。"
这话说得太过分了。
在大明朝,皇后是后宫之主,所有妃嫔宫女都要向她行礼,这是铁打的规矩。
吴皇后气得脸都白了:
"你不过是个宫女,竟敢在本宫面前如此放肆?"
"宫女?"
万贞儿笑了,
"皇后娘娘,您可能不知道,皇上昨天还说要给我封号呢。"
这话像一把刀子,狠狠地刺进了吴皇后的心里。
封号?
给一个宫女封号?
那岂不是要立她为妃?
"你……你简直欺人太甚!"
吴皇后气得说不出话来。
万贞儿看着吴皇后气急败坏的样子,心里得意极了。
这些年来,她一直在等这一天。
现在见深当了皇帝,她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。
这件事传到宫里其他人耳朵里,大家都震惊了。
一个宫女,居然敢跟皇后顶嘴?
这在大明朝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。
但更让人震惊的是,皇帝知道这件事后,居然没有惩罚万贞儿,反而安慰她说:
"别理她,你在朕心里比谁都重要。"
吴皇后听到这话,更加愤怒了。
她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侮辱,必须要做点什么来维护皇后的威严。
几天后,机会来了。
万贞儿去慈宁宫拜见孙太后的时候,正好经过吴皇后的寝宫。
吴皇后看到她,立刻叫住了她。
"万贞儿,你过来。"
吴皇后坐在椅子上,语气冷冰冰的。
万贞儿走了过去,但依然没有行跪拜礼,只是随便点了点头。
"你知道本宫为什么叫你过来吗?"
吴皇后问道。
"不知道。"
万贞儿的态度很傲慢。
"本宫要告诉你,这个宫里的规矩!"
吴皇后猛地站起来,
"无论你多得宠,你都只是个宫女!见到皇后必须跪拜,这是祖制!"
万贞儿撇撇嘴:
"皇后娘娘,时代不同了。皇上说过,我跟别人不一样。"
"不一样?"
吴皇后气得浑身发抖,
"今天本宫就要让你知道,什么叫不一样!"
吴皇后一挥手:
"来人,给我狠狠地打她!让她知道什么叫尊卑有序!"
几个太监立刻冲上来,按住了万贞儿。
"你们敢?"
万贞儿大叫,
"皇上不会放过你们的!"
"皇上?"
吴皇后冷笑,
"本宫就是要让皇上看看,谁才是这个宫里的主人!"
板子狠狠地打在万贞儿身上,她疼得惨叫不止。
这时候,司礼监的牛玉正好路过。
他看到这个场面,不但没有劝阻,反而在一旁煽风点火。
"皇后娘娘做得对!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宫女,就应该好好教训!"
牛玉大声说道。
牛玉这样做,是有自己的考虑的。
他看万贞儿得宠,心里不舒服,正好借这个机会打击一下她。
万贞儿被打了二十多板子,已经奄奄一息了。
吴皇后这才停手。
"记住,下次见到本宫,必须跪拜!"
吴皇后冷冷地说,
"否则,本宫还会教训你!"
万贞儿被人扶着离开了,心里既害怕又愤怒。
她发誓,一定要让吴皇后付出代价。
09
朱见深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,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:
"皇上,不好了!万贞儿被皇后打了!"
朱见深手里的毛笔啪地一声掉在了桌子上。
"什么?被打了?"
朱见深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,
"怎么回事?"
小太监战战兢兢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。
朱见深听完,气得浑身发抖。
"她们怎么敢?怎么敢打万贞儿?"
朱见深扔下手里的奏章,大步朝万贞儿住的地方走去。
身后跟着一群太监宫女,都被皇帝的怒火吓坏了。
到了宁贞宫,朱见深看到万贞儿躺在床上,脸色苍白,身上到处都是伤痕,心疼得眼泪都出来了。
"贞儿,你怎么样?疼不疼?"
朱见深小心翼翼地握着万贞儿的手。
万贞儿看到朱见深来了,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:
"皇上,臣妾好疼……她们打得好狠……"
朱见深的心像被刀子割一样疼。
他猛地站起来,大声吼道:
"来人!把吴皇后给朕抓起来!"
"皇上息怒!"
几个大臣听到消息,急忙赶来劝阻,
"皇后是国母,不能轻易处置啊!"
"国母?"
朱见深冷笑,
"什么国母?朕看她就是个毒妇!竟敢打朕的人!"
"皇上,您冷静一点。"
孙太后也赶来了,
"这件事要慎重处理,不能意气用事。"
但朱见深已经完全被愤怒冲昏了头脑。
在他心里,万贞儿比任何人都重要,比皇后重要,比太后重要,甚至比江山都重要。
"朕已经决定了,要废掉吴皇后!"
朱见深斩钉截铁地说。
这话一出,所有人都震惊了。
废皇后?
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!
"皇上三思啊!"
大臣们纷纷跪下劝谏,
"皇后刚立一个月,就要废掉,这在大明朝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!"
"朕不管什么历史!"
朱见深怒吼道,
"敢欺负朕的女人,就是死罪!"
这时候,牛玉被带上来了。
朱见深看到他,更加愤怒。
"你也参与了打万贞儿?"
朱见深冷冷地问。
牛玉吓得浑身发抖:
"皇上饶命!皇上饶命!奴才知错了!"
"说!为什么要这样做?"
朱见深厉声问道。
牛玉知道再不实话实说就死定了,于是哭着说道:
"皇上,奴才是收了吴家的钱,才帮着说话的。吴皇后的父亲给了奴才一千两银子,让奴才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……"
这话一出,满座皆惊。
原来吴氏能当上皇后,还有这样的内幕!
朱见深听了,更加愤怒了:
"好啊!原来是买来的皇后!朕还以为是父皇的遗命,原来都是假的!"
事情到了这个地步,已经无法挽回了。
朱见深下定决心,一定要废掉吴皇后。
10
天顺八年八月二十二日,一道圣旨降下:
"皇后吴氏,品行不端,不配母仪天下,即日起废为庶人,打入冷宫!"
消息传出的那一刻,整个皇宫都炸了锅。
"什么?皇后被废了?"
"刚立一个月就被废了?"
"这是为了一个宫女?"
"皇上疯了吗?"
大臣们议论纷纷,都觉得不可思议。
在大明朝的历史上,还从来没有皇帝为了一个宫女而废掉皇后的。
孙太后气得差点晕过去。
她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孙子,会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。
"见深,你这是在胡闹!"
孙太后怒气冲冲地找到朱见深,
"为了一个宫女,就把皇后废了,你让祖宗怎么看你?"
朱见深很平静:
"太后,朕做这个决定,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吴氏不配做朕的皇后。"
"不配?她哪里不配?"
孙太后气得发抖,
"她出身清白,品貌端庄,才华横溢,这样的女子不配做皇后,难道那个万贞儿配吗?"
"对,万贞儿比她配一万倍!"
朱见深毫不犹豫地说,
"万贞儿从小照顾朕,对朕忠心耿耿,这样的女人,才配得上朕的爱情!"
孙太后被孙子的话气得说不出话来。
她怎么也没想到,那个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万贞儿,居然会成为皇室的祸害。
朝堂上,大臣们也在激烈讨论这件事。
"皇上这样做,实在是太不像话了!"
"为了一个宫女废皇后,这成何体统?"
"我们应该联名上书,劝皇上收回成命!"
但也有一些聪明的大臣看出了门道。
皇帝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废掉皇后,说明他对万贞儿的感情,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与其反对,不如顺从。
而万贞儿,此时正躺在宁贞宫里,心里乐开了花。
她做梦也没想到,朱见深会为了她,做到这个地步。
废掉皇后!
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啊!
"皇上对臣妾的恩情,臣妾永生难忘。"
万贞儿握着朱见深的手,眼中含着泪水。
她知道,从今以后,她在这个宫里的地位,再也没有人能够撼动了。
朱见深看着万贞儿,心里满是怜爱:
"贞儿,朕不会让任何人再欺负你了。朕要让你成为这个宫里最尊贵的女人。"
万贞儿听了这话,心里更加激动。
最尊贵的女人?
那岂不是说,朱见深要立她为皇后?
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,但万贞儿知道,她已经成功了。
从一个四岁入宫的小宫女,到现在能让皇帝为她废掉皇后,这样的人生逆转,简直就是传奇。
11
成化二年正月,一个消息让整个皇宫都沸腾了:万贞儿怀孕了!
36岁的万贞儿,在这个年龄还能怀孕,简直就是奇迹。
更重要的是,这是宪宗的第一个孩子。
朱见深更是高兴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
他抱着万贞儿,激动地说:
"贞儿,你真是朕的福星!朕终于要有儿子了!"
这个消息传出去后,朝野上下都震动了。
大臣们虽然对万贞儿不满,但皇嗣的诞生,毕竟是国家大事。
"无论如何,这都是好事。"
一些老臣私下里说道,
"有了皇子,江山就有继承人了。"
朱见深对万贞儿更加宠爱了。
他每天都要去看望她,询问她的身体状况,生怕有任何闪失。
"贞儿,你现在是两个人,要好好保重身体。"
朱见深温柔地摸着万贞儿的肚子,
"朕的儿子就在这里面呢。"
万贞儿幸福得像做梦一样。
她知道,只要这个孩子平安出生,她在宫中的地位就彻底稳固了。
母以子贵,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。
十个月后,万贞儿顺利产下一个男婴。
宪宗高兴得几乎发疯了。
"是儿子!是朕的儿子!"
朱见深抱着这个小小的婴儿,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,
"贞儿,你为朕生了个好儿子!"
朱见深立刻下旨,大赦天下,还派遣使者到各地祭祀山川,感谢上天赐给他儿子。
更重要的是,他当即封万贞儿为贵妃。
"贞儿,从今以后,你就是朕的万贵妃了。"
朱见深握着万贞儿的手,
"这是你应得的荣耀。"
万贞儿听到"贵妃"两个字,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。
从4岁入宫的小宫女,到现在的万贵妃,她用了32年的时间,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巅峰。
但是,命运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。
就在封贵妃的当年十一月,噩耗传来:皇长子夭折了。
这个消息对万贞儿来说,简直就是晴天霹雳。
她抱着已经冰冷的小身体,发疯一样地哭喊:
"我的儿子!我的儿子!你不能死啊!"
朱见深也痛苦万分。
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,寄托着他所有的希望,现在却夭折了。
"为什么?为什么会这样?"
朱见深抱着万贞儿,两个人抱头痛哭。
这件事对万贞儿的打击太大了。
她本来以为有了儿子,就万事大吉了。
没想到老天爷跟她开了这么大一个玩笑。
从那以后,万贞儿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她变得疑神疑鬼,对任何人都不信任。
更要命的是,她开始嫉妒其他能够生育的妃嫔。
"为什么我的儿子死了,她们的孩子却能活着?"
万贞儿心里充满了怨恨。
12
从皇长子夭折后,万贞儿就像变了一个人。
她开始密切关注后宫中其他妃嫔的动静,特别是那些怀孕的女人。
只要听说有人怀孕,她就会想方设法去破坏。
成化五年,柏贤妃怀孕了。
消息传到万贞儿那里,她气得浑身发抖。
"又有人怀孕了?"
万贞儿咬牙切齿地说,
"绝对不能让她生下来!"
万贞儿找到了她的心腹太监王敬:
"你去想办法,让柏贤妃流产。"
王敬有些犹豫:
"万娘娘,这样做会不会太过分了?"
"过分?"
万贞儿眼中闪着凶光,
"我的儿子都死了,凭什么她的孩子能活着?"
王敬被万贞儿的狠毒吓到了,但不敢违抗,只能答应下来。
很快,柏贤妃就流产了。
宫里的人都知道是万贞儿干的,但没人敢说出来。
但是,有一次万贞儿的计划失败了。
那是成化六年,一个叫纪氏的女史怀孕了。
纪氏在宫中人缘很好,大家都喜欢她。
万贞儿派宫女去给纪氏堕胎,但那个宫女实在不忍心,就骗万贞儿说纪氏没怀孕,只是肚子里长了个瘤子。
结果,纪氏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孩,这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。
万贞儿知道真相后,气得发疯了。
她立刻派太监张敏去溺死这个婴儿。
但张敏到了纪氏那里,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婴儿,实在下不了手。
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的遭遇,心一软,就把孩子偷偷藏了起来。
他把朱祐樘藏在了一个秘密的地方,偷偷抚养。
万贞儿以为孩子已经死了,就没有再追究。
但实际上,朱祐樘在张敏和一些善良宫女的保护下,奇迹般地活了下来,一直养到了六岁。
这些事情在宫中传开后,所有人都对万贞儿感到恐惧。
"万贵妃太狠毒了,居然连小孩子都不放过。"
"谁要是怀孕了,千万别让她知道。"
"这个女人简直就是魔鬼。"
但朱见深对这些事情,要么不知道,要么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在他心里,万贞儿永远是对的,即使她做错了什么,他也会原谅。
13
成化十二年,万贞儿被进封为皇贵妃。
这是她人生中的又一个高峰。
"皇贵妃"这个称号,在明朝历史上非常罕见。
这意味着万贞儿的地位,已经仅次于皇后了。
"贞儿,你现在是朕的皇贵妃了。"
朱见深亲自给万贞儿戴上了皇贵妃的冠冕,
"这个宫里,除了朕,你就是最大的。"
万贞儿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。
从一个宫女到皇贵妃,她用了42年的时间,终于站在了权力的巅峰。
有了皇贵妃的身份,万贞儿开始干预朝政。
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,提拔了一些对她有用的人。
最典型的就是汪直。
汪直原本是御马监的一个小太监,很不起眼。
但万贞儿发现他很会察言观色,而且野心很大,就开始重用他。
"汪直这个人不错,皇上可以重用他。"
万贞儿经常在朱见深面前夸奖汪直。
朱见深对万贞儿的话深信不疑,就真的重用了汪直。
后来,汪直还设立了西厂,权势熏天,搞得朝野鸡犬不宁。
另一个被万贞儿提拔的人是万安。
万安虽然不是万贞儿的亲戚,但为了攀关系,他认万贞儿做干娘,管万贞儿叫"姑母"。
"万安这个人有才能,而且忠心耿耿。"
万贞儿也经常夸奖万安。
结果,万安后来真的成了内阁首辅,被人称为"万岁阁老"。
通过这种方式,万贞儿在朝廷上下都安插了自己的人。
她虽然不能直接参与朝政,但她的影响力无处不在。
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,万贞儿经常穿着戎装,跟着朱见深一起出巡。
"帝每游幸,妃戎服前驱"(每次皇帝出游,万贵妃都穿着军装在前面开路),这句话在史书中多次出现,说明万贞儿的地位有多特殊。
看到万贞儿穿着戎装,骑着高头大马,威风凛凛地走在队伍前面,所有人都震惊了。
"这哪里像个妃子?简直就像个将军!"
"皇上对万贵妃的宠爱,真是前所未有。"
"这样的场面,在大明朝历史上还从来没见过。"
万贞儿享受着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。
她知道,自己已经成为了这个帝国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。
14
随着时间的推移,朱见深对万贞儿的感情不但没有减弱,反而更加深厚了。
这让很多人都感到不解。
有一次,孙太后实在忍不住了,直接问朱见深:
"见深,万贞儿她哪点美呀?你为何这么宠爱她?"
朱见深听到这个问题,认真地想了想,然后回答:
"太后,朕不在乎相貌。有她在身边,朕心里就安稳、实在。"
这个回答让孙太后很不理解。
万贞儿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,早就人老珠黄了。
而且性格变得越来越狠毒,在宫中的名声很差。
这样的女人,为什么皇帝还是那么爱她?
但朱见深的回答是真心的。
对他来说,万贞儿的价值不在于美貌,而在于那种无法替代的安全感。
从3岁开始,万贞儿就在他身边。
在他最困难、最孤独的时候,是万贞儿陪伴着他,保护着他。
这种感情,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血液里,无法分离。
"贞儿是朕生命中最重要的人。"
朱见深经常这样说,
"没有她,朕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"
朝廷上下的人都觉得朱见深疯了。
一个皇帝,为了一个年老的宫女,可以不要江山,不要脸面,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。
"皇上这样下去,大明朝要完蛋的。"
一些忠臣私下里担心地说。
"万贞儿就是个祸害,早晚要把皇上带坏。"
另一些大臣也这样认为。
但不管外界怎么议论,朱见深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。
在他心里,万贞儿就是他的一切,比任何东西都重要。
这种执着,这种痴情,让很多人都感到不解。
但也有一些人,开始理解朱见深的感情。
"也许,这就是真爱吧。"
一些浪漫的文人这样感叹。
"虽然不被世人理解,但皇上和万贵妃的感情,确实很深。"
连一些大臣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。
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,朱见深和万贞儿的感情,经受住了各种考验。
外界的非议,朝野的反对,甚至万贞儿自己性格的变化,都没有能够动摇朱见深对她的爱。
这种爱情,虽然在世人看来有些扭曲,有些不健康,但对朱见深来说,却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。
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他都没有改变过对万贞儿的感情。
15
成化二十三年正月,一个普通的冬日早晨。
那天,58岁的万贞儿像往常一样起床。
她虽然年纪大了,但依然保持着宫中的礼仪习惯,每天早早起来梳洗打扮,等着朱见深来看她。
"娘娘,您今天脸色不太好,要不要叫太医来看看?"
贴身宫女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万贞儿摆摆手:
"没事,可能是昨天晚上没睡好。"
但实际上,万贞儿确实感觉身体不舒服。
胸口闷得慌,呼吸也有些困难。
不过她不想让朱见深担心,就强撑着没说。
上午的时候,朱见深来到宁贞宫看望万贞儿。
两人像往常一样聊天,朱见深还跟她商量朝政上的一些事情。
"贞儿,你觉得这个奏章应该怎么处理?"
朱见深把一份文件递给万贞儿。
万贞儿接过来看了看,但眼前突然一阵模糊。
她用手揉了揉眼睛,努力让自己清醒一些。
"皇上,这件事……这件事……"
万贞儿说着说着,突然倒了下去。
"贞儿!贞儿!"
朱见深吓坏了,赶紧抱住万贞儿,
"快叫太医!快叫太医!"
太医们很快就赶到了,但已经来不及了。
万贞儿的病来得太突然,太凶猛,任何药物都救不了她了。
就在那天中午,万贞儿闭上了眼睛,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16
当太医宣布万贞儿死亡的时候,朱见深整个人都崩溃了。
"不!不可能!"
朱见深抱着万贞儿已经冰凉的身体,发疯一样地摇晃,
"贞儿,你醒醒!你不能死!你不能离开朕!"
周围的太监宫女都被吓坏了。
皇帝的样子太可怕了,就像疯了一样。
"皇上,您节哀啊!"
大臣们赶来劝慰,但朱见深根本听不进去。
他抱着万贞儿的身体,哭得像个孩子。
这个贵为天子的男人,在失去万贞儿的时候,显得那么脆弱,那么无助。
"贞儿,你不要走……你不要丢下朕一个人……"
朱见深哽咽着说,
"没有你,朕该怎么办?"
过了很久,朱见深终于稍微冷静了一些。
他看着万贞儿安详的面容,突然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震惊的话:
"贞儿不在人世,我亦命不久矣。"(贞儿死了,我也活不长了。)
听到这话,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。
皇帝这是在预言自己的死亡吗?
"皇上,您千万不要这样说!"
大臣们急忙劝阻,
"您是天子,要为江山社稷着想啊!"
但朱见深摇摇头:
"朕这辈子最爱的人已经走了,朕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"
从那一刻开始,朱见深就像变了一个人。
他宣布辍朝七日,为万贞儿守灵。
这在大明朝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。
皇帝为一个妃子辍朝,而且是七天,这让朝野上下都震惊了。
"皇上这样做,合适吗?"
"为了一个女人,国家大事都不管了?"
"这成何体统?"
但朱见深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。
在他心里,万贞儿比任何东西都重要,比国家,比江山,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。
17
办完万贞儿的丧事,朱见深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:
要以皇后的规格来安葬万贞儿。
"皇上,这不合礼制啊!"
礼部尚书急忙劝阻,
"万贵妃虽然得宠,但毕竟不是皇后,不能用皇后的葬礼。"
朱见深冷冷地看了他一眼:
"朕说她配得上皇后的礼遇,她就配得上!谁再敢多嘴,朕就治他的罪!"
大臣们看到皇帝这个样子,都不敢再说什么了。
朱见深亲自为万贞儿选择了谥号:
"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"。
这个谥号非常长,也非常隆重,体现了朱见深对万贞儿的无限怀念。
他还把万贞儿安葬在天寿山西南的苏山,这是皇家陵园的一部分,规格很高。
在葬礼上,朱见深亲自扶灵,一路哭得泣不成声。
看到这个场面,很多人都被感动了。
"不管怎么说,皇上对万贵妃的感情,确实很深。"
"这样的爱情,虽然不被世人理解,但确实让人动容。"
"也许,这就是真爱吧。"
18
万贞儿死后,朱见深就像丢了魂一样。
他每天都很少说话,对朝政也提不起兴趣。
大臣们汇报工作,他经常心不在焉,有时候甚至会突然发呆。
"皇上,您要保重身体啊!"
忠臣们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但朱见深摇摇头:
"朕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。"
他经常一个人坐在宁贞宫里,看着万贞儿生前用过的东西发呆。
那些梳子、首饰、衣服,都还保持着万贞儿在世时的样子。
"贞儿,你在那边还好吗?"
朱见深对着空气自言自语,
"朕很想你,真的很想你……"
随着时间的推移,朱见深的身体越来越差。
他吃不下饭,睡不着觉,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。
太医们什么办法都试过了,但根本没用。
朱见深的病不是身体上的,而是心理上的。
他失去了活下去的意志。
成化二十三年八月,也就是万贞儿死后八个月,朱见深终于支撑不住了。
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朱见深嘴里还在呼唤着万贞儿的名字:
"贞儿……贞儿……朕来找你了……"
就这样,41岁的明宪宗朱见深,追随着他心爱的女人,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利鸿网配资-实力强大的配资公司-炒股配资首选-炒股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